注册新账号 立即登录

袁乃晨逝世 被誉为译制片之父

发布时间:2015-10-07 18:07:58 编辑:唯美臣 来源:唯美村

  长影集团10月6日发布消息,被誉为新中国电影译制片之父的导演袁乃晨于2015年10月5日零时10分在长春逝世,享年96岁。上世纪40年代,他 曾与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同仁们一起,制作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译制片《普通一兵》,也启发了后来的上海电影译制片场,从而有了新中国译制片“南腔北调”的格 局。

  袁乃晨,原名高萌,1919年12月生,河北雄县人,1938年参加八路军,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46年6月,袁乃晨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(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)。1952年11月任中央电影局翻译片组组长。1954年1月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副导演。1956年8月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。1983年9月离休。

 

  长影集团介绍,在新中国电影史上,长影开创了“七个第一”(观察者网注:“七个第一”指新中国第一代电影人用智慧和心血生产了第一部木偶片《皇帝梦》、第一部动画片《瓮中捉鳖》、第一部科教片《预防鼠疫》、第一部短故事片《留下他打老蒋》、第一部译制片《普通一兵》、第一部故事片《桥》)。在“七个第一”中有四部电影都有袁乃晨的身影。在第一部译制片《普通一兵》中他出任导演,在译制过程中,他开创性地运用了翻译影片“对口型”的译配方法,将“乌拉”(俄语万岁之意)翻译成“冲啊”,使影片更具戏剧张力和强烈的震撼力。也许许多人已记不清新中国最早的译制片《普通一兵》,但是影片中那句“冲啊”的台词却曾被奉为经典而为人熟知。

 

  就在《普通一兵》译制的那年冬天,上海电影制片厂派出翻译片组到东北学习经验,队长就是后来的上海电影译制厂厂长陈叙一。1950年3月,上影厂翻译片组译制的第一部作品完成。同年6月,在上海梵皇渡路(今万航渡路)618号,一间十五、六平方米的旧汽车棚改成的放映间,加上用麻布片包稻草作隔音改装的录音棚,诞生了中国日后久负盛名的译制片基地上海电影译制片厂,译制片开始有了“南腔北调”的差别。

  为表彰袁乃晨为新中国电影译制事业的杰出贡献,2004年首届长白山文艺奖评委会授予他终身成就奖;2008年,袁乃晨在金鸡百花电影节颁奖典礼上获得金鸡奖终身成就奖;2015年又获得了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“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荣誉奖章”。

 

  袁乃晨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10月8日上午在长春息园西厅举行。

原创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唯美村立场。系作者授权唯美村发表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
相关文章 ARTICLE